昵称:zyp7912
类别:男鞋设计师
年龄:50
现所在地:福建 泉州
主页浏览总数:3199
总积分:73
文章数:17
作品数:17
楦体上的“三点”是指楦底前端点 J 1 、楦底后端点 A 1 、统口后端点 A 0 。一般用手卡法结合目测法来标划,也可用划盘针来标划。
所谓“三点一线”,就是楦底前端点、后端点和统口中心点(或统口后点),这三个点同处于一个平面时,连成一条平面封闭曲线的过程。
1 .标定楦底前、后端点
( 1 )左手握楦法
( 2 )右手握笔法
( 3 )要求:鞋楦前尖与指尖对齐,两手卡住鞋楦之后,让右手无名指和左手食指的指尖,连同楦底前端边棱同时接触工作台(桌子)边棱,保证两个手指悬空的长度相等。
( 4 )手卡鞋楦前端中点
( 5 )手卡鞋楦后端中点
2 .标定鞋楦的统口中点
统口中点包括统口后端中点 A 0 ,简称统口后点;统口中心点 K x ,简称统口心点;统口前端中点 K 0 ,简称统口前点。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定。
( 1 )手卡法标定统口前后端中点
( 2 )标定统口中心点
3 .用划盘针标划“三点一线”
4 .手工分段标划“三点一线”
( 1 )左手握笔法
( 2 )右手握笔法
( 3 )划楦面曲线
目测法: 划楦面曲线,此时需要在楦面上,先找出统口前端点 K 0 和背中线 J 1 K 0 的中点 P 0 ,做为辅助点使用。然后,借助于布带尺连接 J 1 、 P 0 、 K 0 三点,得到楦面背中线;连接 K 0 、 A 0 两点,得到楦面统口线;连接 A 0 、 A 1 两点,得到楦面后弧线。
( 4 )划楦底轴线
目测法:划楦面轴线,此时需要借助于布带尺,连接 J 1 、 A 1 两点,即可得到楦底轴线。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确定的“三点一线”都必须进行检查,保证其准确无误。
二 标定鞋楦各部位点
楦体由楦面、楦底、统口三部分曲面组成,楦面与楦底的相交线叫做底边沿线;楦面与统口的相交线叫做统口线,这些都是楦体本身自然存在的曲面和曲线。
通过前面三点一线的标划,在鞋楦上分别得到了背中线 J 1 K 0 、楦底轴线 J 1 A 1 、后弧线 A 0 A 1 、统口线 K 0 A 0 四条曲线,由这四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鞋楦的纵剖图。将它所在的平面叫做纵剖面,这个纵剖面将鞋楦分成了内、外两部分,分别叫做内踝和外踝。
将人脚各特征部位和关节点,在楦底轴线上的对应位置叫做部位点,包括后弧线上的后身凸度点(也叫后弧凸点),用字母 A 3 表示;在楦面背中线和统口边沿线上与各部位点相对应的点叫做标志点,用角码 0 以示区别;在楦底边沿线上与各部位点相对应的点叫做边沿点,位于外踝边沿线的用角码 1 区别,位于内踝边沿线的用角码 2 区别。
1 .计算各部位长度
某部位长度 = 脚长×该部位脚型规律 - 后容差
公式中,脚长指中等脚长,即男子 25 # ,脚长 250 ㎜;女子 23 # ,脚长 230 ㎜;儿童 18 # ,脚长 180 ㎜。后容差的数据是:男子 25 # ,后容差 5 ㎜;女子 23 # ,后容差 4.5 ㎜;儿童 18 # ,后容差 3.5 ㎜。
表 2-1 全国成年男、女及儿童脚型规律
部位名称 |
成年男、女 |
大、中、小童 |
脚趾端点部位(脚长) 拇趾外突点部位 小趾端点部位 前掌凸度部位 第五跖趾部位 跗骨部位 腰窝部位 外踝骨中心部位 踵心部位 外踝骨高度 后跟骨上端点高度 脚腕高度 腿肚高度 膝下高度 跖趾围长 跗骨围长 兜跟围长 脚腕围长 腿肚围长 膝下围长 |
100% 脚长 90% 脚长 82.5% 脚长 68.8% 脚长 63.5% 脚长 55.3% 脚长 41% 脚长 22.5% 脚长 18% 脚长 20.14% 脚长 21.66% 脚长 52.19% 脚长 121.88% 脚长 154.02% 脚长 0.7 脚长 + 常数 * 100% 跖围 131% 跖围 86.23% 跖围 135.55% 跖围 125.95% 跖围 |
100% 脚长 90% 脚长 82.5% 脚长 68.8% 脚长 63.5% 脚长 55.3% 脚长 41% 脚长 22.5% 脚长 18% 脚长 20.14% 脚长 21.66% 脚长 49.41% 脚长 110.17% 脚长 140.34% 脚长 0.9 脚长 + 常数 * 101% 跖围 130.31% 跖围 90.25% 跖围 125.96% 跖围 120.65% 跖围 |
注 成年男、女一型时,常数取 57.5 ㎜ ;儿童一型时,常数取 11.5 ㎜ ,每增加一型,常数增加 7 ㎜ 。
表 2-2 中号、中型素头皮鞋楦底各部位数据 单位: ㎜
部位名称 |
成年男子 25 # |
成年女子 23 # |
中人 21 # |
大童 18 # |
小童 14 # | |||
一般 |
全空凉鞋 |
一般 |
全空凉鞋 | |||||
后容差 |
5 |
4 |
4.5 |
3.5 |
4 |
3.5 |
3 | |
外踝骨中心部位 腰窝部位 跗骨突点部位 第五跖趾部位 前掌凸度部位 小趾端点部位 拇趾突点部位 脚趾端点部位 |
AB AC AD AE AF AG AH AI |
51.3 97.5 133.3 153.8 167 201.3 220 245 |
52.3 98.5 134.8 154.8 168 202.3 221 246 |
47.3 89.8 122.7 141.6 153.7 185.5 202.5 225.3 |
48.3 90.8 123.7 142.6 154.7 186.5 203.5 226.3 |
44.4 84.2 114.9 132.5 143.9 173.4 189.5 221 |
37 70.3 96 110.8 120.3 145 158.5 176.5 |
29.6 56.5 77.2 89.1 96.8 116.6 127.5 142 |
底样长 |
AJ |
265 |
253 |
242 |
237 |
227 |
192 |
157 |
2 .标定楦底轴线上各部位点
用布带尺自楦底后端点 A 1 起顺楦底轴线 J 1 A 1 向前测量,并一次性地标定出踵心部位点 Z 、外踝骨中心部位点 B 、腰窝部位点 C 、跗骨凸点部位点 D 、第五跖趾部位点 E 、前掌凸度部位点 F 、小趾端点部位点 G 、拇趾凸点部位点 H 、脚趾端点部位点 I 。
3 .在后弧线上标定后身凸度点
( 1 )计算楦体后身凸度点(也称后弧凸点)曲线高度 A 1 A 3
后身凸度点曲线高度 =
( 2 )用布带尺自楦体后端点 A 1 起,顺后弧线向上测量,标划出后弧凸度点 A 3 。
表 2-3 后跟骨突点高度脚型规律及楦体后身凸度点曲线高度
|
男子 |
女子 |
大童 |
中童 |
小童 |
后跟骨突点高度脚型规律( % 脚长) |
8.74% |
8.62% |
8.88% |
9.27% |
9.64% |
楦体后身凸度点曲线高度 A 1 A 3 ( ㎜ ) |
22.4 |
20.3 |
19.5 |
17 |
14.3 |
三 标定鞋楦各边沿点和标志点
(一)标定坐标的确定
1 .确定鞋楦踵心垫高数
使楦底的前掌凸度部位点 F 位于接触面的正中间,然后用直尺顶端顶住踵心部位点 Z ,尺边垂直于工作台边缘,视线垂直于工作台面读出的数据,就是该鞋楦的踵心垫高数据。
2 .标定坐标的确定
基础坐标:楦底前掌凸度部位点 F 着地,后跟垫上踵心垫高时楦体所处的状态。
后跷坐标:楦体前掌凸度部位点 F 与楦体后端点 A 1 之间的连线。
平均坐标:基础坐标与后跷坐标的平分线位置。
( 1 )标划楦体前部各点应选基础坐标
楦体前部包括脚趾端点、拇趾外突点、小趾端点三个部位。采用基础坐标即在鞋楦的踵心部位垫上踵心垫高之后,标定的边沿点和标志点,正好是运动中的最前位置。
( 2 )标划楦体后部各点应选后跷坐标
楦体后部包括外踝骨中心部位、腰窝部位、跗骨凸点部位、第五跖趾部位四个部位。其中第五跖趾部位是一个活动关节,其余都是固定关节。因此这些部位的边沿点和标志点的标定位置,不受鞋楦跷度的影响。按照标定原理,都应该在垂直与后跷线的状态下标划。
( 3 )鞋楦后跷对前掌凸度标志点位置的影响
一般平跟皮鞋的后跷角度都在 10 °以内,所以前掌着地点基本上在前掌凸度部位点 F 处,这时不论是标划标志点还是边沿点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对于前掌凸度标志点的准确位置影响也不大,一般采用基础坐标来标定即可。
当后跷角度增大到 15 °~ 20 °为中、高跟时,脚的后跟抬高的幅度就会大得多,这时人体重心必然前移,使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随之前移。另一方面,脚上的肌肉和韧带需要通过收缩和牵引来维持人体平衡,这又会使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向前移动。而这种前移运动,会使人脚的前掌和地面(即鞋内底)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阻力。所以,这种移动并不是正交性的,而是跷度的抬高幅度大于前掌凸度标志点的前移幅度。
可见,确定中跟和高跟皮鞋楦前掌凸度标志点的位置,必须采用平均坐标作为标定的轴线。具体方法见图 2-9 。需要说明的是,图 2-9 中表示的踵心垫高,是该鞋楦的全部踵心垫高,但这里只要求垫上踵心垫高的 ,保持平均坐标的状态来标划。
表 2-4 鞋楦跷度的划分 单位: ㎜
分类 |
鞋楦标准后跷 |
鞋楦踵心垫高 | ||||
平跟 |
中跟 |
高跟 |
平跟 |
中跟 |
高跟 | |
男式 |
≤ 20 |
25 ~ 35 |
40 ~ 50 |
≤ 13 |
14 ~ 28 |
35 ~ 45 |
女式 |
≤ 30 |
40 ~ 60 |
≥ 70 |
≤ 17 |
18 ~ 39 |
≥ 40 ~ 63 |
(二)标定各边沿点
1 .竖位标定法
( 1 )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前部各边沿点的操作方法。
( 2 )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后部各边沿点的操作方法。
2 .横位标定法
所谓横位标定法,就是用三角板等简易工具来标划楦底各边沿点的方法。其操作要领有以下几点。
( 1 )左手握楦法
( 2 )用三角板确定基础坐标
( 3 )划鞋楦前部一侧的边沿点
( 4 )标划鞋楦另一侧的边沿点
( 5 )用三角板确定后跷坐标
( 6 )标划鞋楦后部各边沿点
( 7 )将楦底上的边沿点分别转移到楦面的边沿上,逐个标划到楦面上即可。
(三)标定各标志点
1 .竖位标定法
( 1 )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前部各标志点的操作方法。
( 2 )用划盘针标划楦面后部各标志点的操作方法。
2 .横位标定法
楦面各标志点分别在背中线 J 1 K 0 、统口线 K 0 A 0 、后弧线 A 0 A 1 上标定。采用这种方法,同样必须确定前、后的各种坐标,在这些坐标的基础上标划才能符合标划原理。
( 1 )画平行线:在工作台上平铺一张纸,在上面画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其间的距离随意。
( 2 )确定横位坐标:按各点的标划原理,处理鞋楦的踵心垫高的有或无以及多少的问题。将鞋楦按坐标种类安放在楦面上,让背中线、统口线和后弧线,在垂直与纸面的视线下与纸面上平行线中的任意一条直线重合。
( 3 )用三角板描划各部位标志点:用三角板的短直角边线,分别瞄准楦面上的各部位边沿点,长直角边与纸面上平行线中一条重合或者平行,尺面略倒向楦体;右手拿笔靠在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上,并于尺面垂直,移动铅笔,在鞋楦的背中心上标划出与边沿点对应的标志点。
( 4 )检查各标志点的准确性:将三角板的直角边竖起来,分别瞄准各边沿点和标志点进行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