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心情日志 > 略论现代科学与传统佛学
设计师介绍:

昵称:烦夫子
类别:界面/平面设计师
年龄:38
现所在地:北京

查看该设计师的主页>>

关注好友

统计中心

主页浏览总数:24259
总积分:89
文章数:88
作品数:70

略论现代科学与传统佛学

作者:烦夫子  更新时间: 2007-11-19   浏览人数:17684  评论:0  
分享到:
略论现代科学与传统佛学
 

 

   现值国际反恐时期,外国特别是美国很重视心理分析学,想通过心理分析来识别恐怖分子。他们认为心灵即是大脑功能,于是利用高科技核磁共振等仪器对被测试者的大脑进行分层次、分部位的扫描和探测,以期解开大脑的奥秘以及了解被测试者的心理反应情况;此外,他们还很重视对我国《易经》的研究,以便有疑即问、即卜。

在会议期间,我认真听取了学者们所做的报告,并本着研讨和交流的目的向与会学者提出了三个问题:(1)有学者指出“心灵是大脑的功能”,那么对心灵的认识是否仅限于此?心灵的含义究竟是什么?(2)有学者提到了人格转变的问题,那么人格转变的关键是什么?(3)还有学者谈及“人之初,性本善”,那么对“人之初”应如何界定?第一、第三个问题,会议主席指定由我来解答;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不够圆满,由我补充解答。

一、心灵的含义与去染增慧

佛学和心理学都注重研究人的心灵,但方法不同:佛学的方法是“以行为主,以解为辅,注重在禅定中观照心灵的究竟”;而心理学则注重唯凭意识对心灵做表面的理解。我认为:从事心理分析学研究,首须搞清心灵的含义,这样心理学才有可能得到深入发展

    现代佛学大德冯达庵著《〈心经〉广义》云:“心为有情作用要具……下焉者,惟知意识为主;中焉者,兼知阿赖耶识为主;上焉者,方知法界性为主。”

    意识指大脑。意识和阿赖耶识都是受到了污染的,均属杂染心(受污染的程度不同,则人表现出来的智、愚的程度也不同:心受到污染轻的人就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聪明,受到污染重的人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迟钝);法界性始为清净心,法界性亦名自性、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灵明自在、潜能无限、活用不息。

佛学和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清除杂染心中的污垢,将杂染心转化为清净心,通过净化内心来发展灵慧性,恢复众生本有的灵明自在的佛性。用佛学的语言,即是要“令净赖耶识,转成无漏业” ——转无常为永常,转愚蠢为灵明,转肉身为法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灵慧性提高了,读书自然领悟得快,搞科研也才容易搞出发明创造。

    目前的心理分析学对心灵的认识仅停留在大脑这一层面,只知意识而不知阿赖耶识,更不知意识与阿赖耶识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意识的源头是阿赖耶识),因此难以使心理学研究获得更为深入的进展。

禅宗这样描述意识和阿赖耶识的关联:“看取棚头弄傀儡(比喻意识),抽牵全靠里头人(比喻阿赖耶识)。”现代最有名的数学家纽曼博士曾提出了一个震惊科学界的理论:“人体可能具有一种非物质的‘识我’(杨按:即阿赖耶识),它控制着肉体的大脑(杨按:即意识)。”可见:禅宗的理论同现代数学家纽曼博士的理论是一致的。可惜目前的心理分析学只重视“傀儡”而未顾及“里头人”,其所得理论之不完善可想而知

佛学又说:人的神识(即阿赖耶识)以命根(即下丹田)为据点。中医认为:“下丹田(‘关元’)是神明所在之处。”以上二说是吻合的。

 

二、人格转变的关键在于“令净赖耶识”

对于“人格转变的关键”,有学者答是“勇气”。我认为:勇气只是必要条件(没有勇气,就没有决心去转变人格),但不是充分条件。

我认为:人格转变的关键在于“令净赖耶识”。《金刚经》云:“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伏其心”,其含义正是:“令净赖耶识”,破除粗执、细执、极细执,从而提高人格水平乃至明心见性等等。

佛学认为:人的内心是和外缘紧密关联的。人的所作所为,“有作用力则必有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形成的业种都储藏在阿赖耶识之中,业种成熟时即发为现行。比如一个人脾气暴躁,就是由于其阿赖耶识中储存有瞋的种子;瞋的种子好象火药一样,一碰到火苗,马上就会爆炸。如果有办法将其阿赖耶识中瞋的种子清除掉,那么这个人的脾气就会发生自然而然的转变。

有个女学生罗小端,原来脾气非常暴躁——经常和家人、同学、同事吵架。她发过脾气之后,也觉得自己不对,感到很孤独,但想改却始终改不掉。后来她跟我学坐禅,几个月以后,性格就完全转变了——脾气由暴躁转变为温柔和顺。其原理何在?那就是:通过坐禅,令净赖耶识,将瞋的种子清除了;就好象清除了火药,纵然遇到火苗,也照样不会爆炸。

可见,改造一个人,“令净赖耶识”才是最妙、最有效的办法。

但应强调一点:冯达庵在其所著《佛教源流》中云“佛教之行,须遇法流枢纽住世,乃有实际;……(否则学者任如何用功,)只得皮相,无证果可言”,因此,坐禅时,必须要靠通宗祖师的加持护念,才能速收法效。

 

三、性之善恶与阿赖耶识

    如何界定“人之初”?究竟是人刚出生时为“人之初”,还是上帝创造出人时为“人之初”,抑或是猿猴进化成人时为“人之初”?

    至于人之初时人性之善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二人的意见相左,究竟谁是谁非呢?我认为:二人各说对了一半。

佛教认为:人不是一死百了的,而是死而未了的,是按照“因果报应,随业轮回”的规律发展的;阿赖耶识“去后来先做主公”——人死的时候,一切财产都带不走,只有阿赖耶识带着人生前的业种最后离开遗体,然后又带着这些业种最先去投胎。如果阿赖耶识中储存的善种、净种多,人就聪明、善良、富有……,也就是“性本善”;如果阿赖耶识中储存的恶种、染种多,人就愚蠢、凶恶、贫困……,也就是“性本恶”。性善与性恶,应以阿赖耶识所储存的业种来区分。

    再谈第二种——“上帝造人”。对于上帝造人,我们东方人大都不信,因为它经不起科学的检验。

至于第三种——进化论,如果说猿变成人时是“性本善”……这个问题,按照佛教的观点:猿猴如果能持五戒,它再生时就有可能进化为人;反之,如果人不守五戒,他再生时也会退化为猿猴乃至堕入三恶道。是进化还是退化,取决于是真如熏无明(其结果就是进化)还是无明熏真如(其结果就是退化)。比如:如果学生思想纯洁、专心向学,其学业成绩等就上进;反之,如果他受黄色电视、书刊或人情污染,其学业成绩等就下降。

总之,佛教认为: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取决于他内心的业种(或者叫基因)。

究实而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由佛性起用的时候,初来由于执着和没有经验而受到污染,沦为众生,其实起初的本性是善的——究竟的说法是“六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四、心理学的应用 

    现代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很狭窄——都是为了治疗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事实上,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应当非常广泛。“天下之大莫过于人心”。凡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心理问题:大至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等,小到我们每个人平时的待人接物,都与人心密切关联。或治或乱、或盛或衰皆由人心引起。了解人心、凝聚人心、发动人心、转化人心,事关重大。

本来,中国的心理学早已有之,而且远比西方人高明,应用范围也遍及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我国周朝的姜公、汉朝的张良、明朝的刘伯温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功臣,他们对人心理的分析都很到家。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前两句是说他们修持心灵的方法,后两句是说他们修持得来的心灵应用于政治、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能将修持来的智慧妙用于政治、军事方面)。中国有两句话:“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些都是心理学的灵活应用。兹以张良为例来说明他的修持方法:

张良大智大勇,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却又功成身退,因他看透了当时朝廷人物的心态。张良出仕之前,曾拜黄石公为师。黄石公教他:“大莫大于修德,吉莫吉于知足。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弃短扬长,洁身自爱,勤奋修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沉治浮,劲气内敛。审时度势而行,不可盲动;动则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思想集中,意志坚定,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张良谨记于心,自强不息;机缘成熟之时,明智而行,终成大事。

   

五、传统佛学与现代科学(科学越发达,越能显明传统佛学是真理)

(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与视觉感应及视网膜成像原理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见未必为实。现代科学已证实:眼睛只能对电磁波中一个很窄的波段作感应,而且它所看到的东西在经视网膜成像后也被离散化了,因此我们最忠实的眼睛所看到的就只是一个不完全的而且掺杂了我们主观意志的外在世界

但是大家所见的一切都真真实实地摆在眼前而且所见相同,这又怎么解释呢?这就是佛学所说的“同分妄见”:对同一事物,观察者如果业力大致相同,则所见也相同;否则则有差异。如《维摩经》中说,舍利弗见到的释迦牟尼佛的化土——地球是脏乱不堪的,而螺髻梵王则见释迦牟尼佛的化土有如梵天一样庄严殊胜;又如,人间所见的下雨,诸天所见是散花,饿鬼所见是下血;同一物体,人眼所见同牛眼、蝇眼所见……各不相同,这一点从光学成像的道理来分析也没有错。

然而应特别注意:人像、物像虽是虚妄不实的,但幻影亦有其规律,不得人为任意破坏;否则沦为恶取空,陷入魔道。法轮功不懂装懂,竟有所谓“自焚成道”——魔妈当众杀死亲生女儿,还说是毁灭其肉身、超度其灵魂:这是邪见,忽视性理,忽视因果规律,死后非但不能成道,也不能解放灵魂,反而要受可怕的报应和无穷之苦。这是魔类害人害己、自作自受的邪恶妄行

 

(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

    现代科学的研究对象多为物质,以大家从小受到的教育,可能难以接受《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论;事实上,两千多年来,科学家也很难接受这一理论。

然而,越是头脑发达、好学深思、勇于求实的人,往往越容易走进佛教队伍、接受佛教的观点。

    下面对比某些深奥的佛学、科学理论,请读者细密参究: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物理学中的“质量”,佛学名之为“色”;佛学中的“空”亦名“真如”,具有六大性能。)

冯达庵著《〈心经〉广义》云:

           “真如境界乃如如实际,一法不立。”

爱因斯坦的场论说:“场乃具有能量强度之空间,其中并无一物。”

以上二说的密意近似。

又:佛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

           “质量和能量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示”是近似的。

    现代科学界不但已经从微观世界的实验中证明了物质形成于空、变化坏灭、反复不已,而且在宏观世界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同样的结论:“天文学家霍金斯云:‘星点旋系从强度高能的虚无之中形成。’”例如:天文编号M87之无线电波星云旋系,从非物质之无线电波区喷出长达一万光年之光炬,其中为高速高能电子,从非物质亦即从虚空中射出物质。

    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理论,现代科学无论是从微观世界还是从宏观世界都已证明了它是真理。

佛学还认为:

    时、空非实

两千多年来,科学家对此大都持否定态度;但爱因斯坦就认为

      “时间、空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

这与佛学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三)《大乘起信论》“众生心之波动”、“末那留滞于清净法体”的世界缘起理论与量子力学的“波、粒二向性”理论

冯达庵著《佛教真面目》云:“世界本虚妄不实,然秩序如此严整,必有真实缘起之道。《起信论》推源于众生心之波动;然众生心之波动如何会形成物质,不可不定中观察。结果知是末那留滞于清净法体。(杨按:此即粒子性的源头。)”

世界之缘起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问题,上述理论谅大家难以接受,然而它却与量子力学的波动性理论和粒子性理论相符。所谓“粒子性”,即是“末那(执持识)留滞于清净法体”也,此与上文“从非物质亦即从虚空中射出物质”的理论相同。

现代著名物理学家菲列茨说:“纽曼精微的量子力学理论显示:物质上的实物只不过是人类意念所造成的而已。”(杨按:此话的表达不够严谨,但与“末那留滞于清净法体”的密意相通。)

(目前有0人发表看法,  我要发表评论
<<上一篇: 六祖惠能禅学思想述评      下一篇: 成熟 >>
我要评论:
  只有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者: 匿名游客    (立即登录 或 注册)